記者:盧先慶 雷行星
“濱江路有人把行道樹砍了……”
“不,是在清理菟絲子病害。”
6月13日,記者來到濱江路現場,看到縣城管局園林所的工人們正在行道樹上作業:他們將被菟絲子侵入的樹枝清理掉,并全部集中銷毀。
近年來,我縣城區部分行道樹被一種金黃色藤蔓植物纏繞,使得在其纏繞下出現枯萎、甚至死亡。經技術人員診斷確認,這是一種名為菟絲子的寄生植物“入侵”造成的病害。
“菟絲子種子在3-4月開始萌芽,夏秋季是生長高峰期。它生命力強、傳播快、危害性大,如果不及時治理,就會蔓延到全城,影響所有綠化植物。”縣城管局園林所所長李少建告訴記者,為確保城區行道樹和綠化植物健康成長,該所專門邀請了重慶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專家進行現場會診后,決定利用行道樹修枝剪形期,采取人工剝離和藥物噴灑的方式對行道樹菟絲子進行清理。
目前,園林所工作人員已對濱江路、圣泉東路、巫山博物館、古城碼頭等重災區進行了治理,清理行道樹160多株。對其他輕災區將采取藥物治理方式清除菟絲子。
據了解,菟絲子是一種寄生性藤蔓植物,被稱為植物的“吸血鬼”,其利用爪形構造攀附在寄主植物上,纏繞枝條并吸取養分和水分,甚至覆蓋整個樹冠,對園林綠化植物危害性很大。2013年,被國家林業部門列入全國林業危險性有害生物名單。為此,李少建還呼吁相關部門、物業小區和市民要加強對轄區內的菟絲子進行全面巡查,嚴禁隨意采摘、丟棄菟絲子,從區域上遏制傳染源,徹底消除菟絲子侵入的機會。